2021年,伺服系统市场还能热起来吗?

有调查显示,全球伺服市场中有近一半的份额是来自亚太地区,近1/4的营业额由中国市场贡献。这就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伺服传动与运动控制领域第一大市场,全球运动控制市场重心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

 

QQ截图20210222181731.jpg

 

伺服系统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整体基础相对薄弱,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本土企业技术积累少、规模小,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正因为我国的伺服行业起步晚,在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上难以与国外品牌竞争。2000年以来,国内少数厂商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才逐渐开始自主研发伺服系统并取得一定成果,在国内市场中争取了一些市场份额。

 

1613989156771307.jpg

 

不过,我国伺服系统产品还集中在低端市场,大功率产品涉及较少,专用化产品也正在探索之中,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伺服产品品种少、专业化程度低,而低端产品竞争较激烈。国际品牌厂商虽然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但也正向中低端市场延伸。随着国际品牌厂商本土化制造和服务提升,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厂商面临压力巨大。

 

好在国内纺织、机械、电子、塑料等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对伺服系统的需求增长极快。市场需求增长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国内老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升级改造的市场需求增加,二是各应用行业对伺服系统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反观中国市场,2019年中国通用运动控制市场表现不尽人意,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时光迈向2021年,国内外市场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伺服系统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伺服系统市场需求萎缩明显?

 

2020年,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贸易战压力导致市场需求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伺服系统产品受下游OEM行业需求下降影响明显。

 

伺服系统主要适用于机床、电子制造设备、机械设备等OEM行业。具体表现如下:3C行业遇小年2020年手机处于生产小年,电子制造设备行业相关产线并无太大变化。从通讯维度看,电子设备虽说处于5G元年,但市场上主要还是正处于由4G向5G过度时期。机床设备生产量下滑带来了机床行业下降,除去对CNC(数控机床)产品影响外,配套伺服产品的中低端数控机床因相关下游产业(如汽车、雕刻、家具等行业)需求低迷,产品数量明显减少。当然由于去年年前口罩机的爆发,为伺服驱动器贡献了大量的订单。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机床细分行业中,金属切削机床持续低迷,剪板和折弯类的金属成型设备体量较低,且仅在去年三四季度有部分伺服订单贡献,木工机械整体呈走低表现。需求向好的行业还主要集中在快递分拣类设备、机械手臂、采购第三方伺服的工业机器人等,但由于这些在各家业务中相对占比较少,暂时还未看到对整体市场较为明显的贡献。

 

到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9亿元?

 

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机床、纺织、印刷、包装、冶金以及各类生产线中许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备,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低、能源消耗大、故障率高,迫切需要更新换代或者升级改造。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在工业制造领域推广应用交流伺服产品,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也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与铺垫,现在国内各应用行业对伺服系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已经有较大提高。

 

据上述报告数据统计,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20%以上增速,到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9亿元。

 

来源:网络

 

更多详情请登录青岛睿通机床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qingdaoru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