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立足新阶段,适应新变化,对标新要求 ——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九届五次理事会议召开

2023年12月27-28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九届五次理事会议在宝鸡市成功召开。来自协会第九届理事会轮值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高管,协会第二届监事会成员,特邀单位代表,协会常设机构各部室负责人,以及协会各分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共3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装备工业一司通用机械处华霄桐,国家国防科工局战略规划处处长刘存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徐建伟,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昭等有关部门和政府机构领导受邀参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予锋、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执行副理事长王旭、副秘书长穆东辉出席会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逐步恢复的第一年,也是机床工具工业行业面对市场回暖迟滞、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2023年,还是国家支持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政策密集出台、行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的一年。在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年景下,业界急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行业企业急需更好地提振信心、勇毅前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九届五次理事会的召开恰逢其时。

 

本次会议由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承办。27日上午的议程由机床工具协会当值理事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马旭耀主持,下午的议程由机床工具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旭主持。

 

 

陕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宝鸡市副市长张昭分别发表致辞,介绍了陕西省和宝鸡市高端制造业及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情况,显示了地方政府对相关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在相关主题报告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肯定了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近年的发展成效,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国家国防科工局战略规划处处长刘存龙表示,近年来我国机床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水平方面取得较大提升,并希望在今后的国防科技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主任徐建伟阐述了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重点任务及相关任务解读。宝鸡市经信局局长巨绪昌介绍了宝鸡市机床工具产业发展历史、概况和特点。

 

 

 

会议邀请了多家机床及用户企业代表进行主题交流。陕西法士特集团副总经理寇植达做《汽车变速器领域机床工具应用现状与需求》的报告;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军做《需求推动深度合作,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刘耀做《秦川机床转型升级与最新发展》报告;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科技经济部副部长张江做《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数控机床产业政策推介》报告。用户代表概述了各自行业及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对行业企业的建议,机床工具企业介绍了在服务用户和科技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供需双方均表达了继续深入开展上下游联合攻关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意愿,并突出介绍了已经取得的进展。

 

 

 

机床工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予锋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23年重点行业工作汇报》,介绍了协会2023年开展的重点行业工作,以及2024年将开展的工作计划。内容涵盖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支撑政府重大战略项目、搭建并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规范企业行为等方方面面。多年来,机床工具协会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深入基层企业,摸清行业发展现状,预判行业发展趋势,针对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完成相关研究课题、开展相关行业活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宣传优秀典型案例等等,为政府、行业、机构及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服务。2024年,协会将重点调研行业企业新成果推广需求、对相关产业政策实施的意见,着力推进行业互联互通协议的技术迭代和应用推广,积极探索行业自律、人才培养新机制等,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机床工具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介绍2023年协会开展的相关展览业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十三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4)总面积大幅突破,达20万平方米,将成为有史以来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展览会。诸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展CCMT2024,共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家企业确认参展,目前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王黎明还介绍了欧洲国际机床展(EMO2023)以及协会组团赴境外参展的相关情况。

 

机床工具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做2023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2023年1-10月机床工具行业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基本情况,总结了当下行业运行呈现的特点,阐明了行业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与要求,为企业在未来经营中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会议审议通过《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等三项议案。在介绍自律公约出台背景时,机床工具协会副秘书长穆东辉表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企业的成绩和努力有目共睹,但同时个别行业企业在市场、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仍存在不良竞争,给机床工具行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加强行业自律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涵盖了宏观经济分析、产业政策解读、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交流、陕西省及宝鸡市机床工具产业发展特色等多个层面。在充分呈现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的同时,也彰显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数控机床产业的高度重视,持续在政策层面给予积极助力。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数据,当前行业企业正面临市场需求持续转型、运行成本加大、总体利润下降的严峻形势,企业经营出现分化,行业行至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立足新阶段、适应新变化、对标新要求,成为行业企业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给出更好的答案。

会议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秦川机床、宝鸡机床、陕柴重工、秦创原、法士特高智新工厂等企业。

作者:兰海侠(协会传媒部) 责编:张芳丽

2023年1-11月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简讯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3%,各分行业均保持盈利。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3.9%,在手订单同比增长6.3%。

 

根据国统局公布数据,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金切机床产量60.1万台,同比增长7.3%;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3.6万台,同比下降15.5%。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11月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291.6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进口额101.5亿美元,同比下降11.0%;出口额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来源:协会信息统计部

 

责编:张芳丽

 

设计推送:叶涵

 

审核:郭长城

 

总审:王旭 

1-11月船舶工业、电力工业、工程机械运行情况

1.船舶工业

 

2023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

 

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31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7%;承接出口船订单611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2.4%。11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268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3%。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94.2%和94.6%。

 

2.电力工业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1-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28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94小时。其中,水电292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92小时;太阳能发电121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2小时;核电700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01小时;火电4040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61小时;风电202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1小时。

 

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713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太阳能发电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核电774亿元,同比增长45.3%;风电2020亿元,同比增长33.7%。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458亿元,同比增长5.9%。

 

3.工程机械

 

2023年1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4924台,同比下降37%,其中国内7484台,同比下降48%;出口7440台,同比下降19.8%。1-11月,共销售挖掘机178320台,同比下降27.1%;其中国内82355台,同比下降43.5%;出口95965台,同比下降2.81%。

 

11月销售各类装载机8873台,同比下降34.7%。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200台,同比下降48.4%;出口销量3673台,同比增长4.73%。1-11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94494台,同比下降17.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0953台,同比下降32.7%;出口销量43541台,同比增长11.1%。

 

1-11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3079台(3吨15台,5吨2344台,6吨720台),其中11月销售543台。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3年11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40.58亿美元,同比增长0.89%。其中11月进口金额2.03亿美元,同比下降3.55%;11月出口金额3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1至11月进出口贸易额为469.28亿美元,同比增长9.53%。其中累计进口23.07亿美元,同比下降8.44%;累计出口44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今日工程机械等公开信息 编辑整理:梅峰)

11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 连续14个月低于5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8%,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运行在50%以下,全球经济弱势下行趋势没有改变。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稳定在50%以上,与上月持平;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但仍在46%左右的较低水平;美洲制造业PMI与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平一升,均在50%以下。

 

中物联指出,数据变化显示,全球经济弱势波动特征没有改变,下行风险仍存。经合组织最新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3.0%下调至2.9%;预期2024年经济增速为2.7%,较2023年预期低0.2个百分点。

 

从全球货币政策环境看,由于美国和欧元区通胀压力有缓解迹象,市场对继续加息的预期大幅下降,并对明年降息预期有所升温。如果宣布降息的央行有所增加,将有利于缓解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短期看,全球经济仍存下行风险。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的不确定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仍然存在。

 

中物联进一步分析,长期看,全球经济的止降趋稳仍依赖于在贸易环境的稳定恢复后,全球各国的内生恢复力度。全球经济稳定恢复将会伴随着如下特征:一是全球制造业进入补库存周期;二是各国居民实际购买力稳步回升;三是通胀压力明显缓解;四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逐步提升。

 

欧洲制造业降势稍缓,PMI较上月上升

 

2023年11月份,欧洲制造业PMI为45.8%,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创出下半年以来的新高,但指数水平仍连续16个月在50%以下,且在46%左右的较低水平。从主要国家来看,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制造业PMI虽都在低位,但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德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

 

从欧洲制造业PMI数据变化看,欧洲经济仍处于弱势运行的趋势之中,但11月出现了降势收窄的迹象,后续能否实现探底回升仍待观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今明两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从通胀水平看,11月欧元区的通胀率初值已从10月份的2.9%降至2.4%。尽管欧洲央行对通胀压力仍持有谨慎态度,但市场对欧洲央行的降息预期有所升温。欧洲的经济数据不佳在大幅降低欧元区继续加息的可能性。欧洲央行认为,由于经济疲弱和利率高企,金融业正在面临风险,融资成本上升以及贷款业务的收缩对欧洲银行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美洲制造业波动不大,PMI与上月持平

 

2023年11月份,美洲制造业PMI为47.2%,与上月持平,连续13个月低于50%,显示美洲制造业维持弱势,较上月变化不大。主要国家数据显示,墨西哥、巴西和哥伦比亚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上升;加拿大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下降;美国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

 

ISM报告显示,11月,美国制造业仍保持弱势运行,制造业PMI为46.7%,与上月持平,连续13个月低于50%。分项指数变化显示,美国制造业需求下降速度有所放缓,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但仍在50%以下;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收缩,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1月降至50%以下。美国制造业就业活动没有明显好转,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保持在46%左右的较低水平。从货币政策看,市场对美国2024年降息预期在升温。除了通胀压力缓解外,高利率引发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也是市场呼吁尽快降息的重要考量因素。作为美国GDP预测最好的指标之一,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在12月1日最新给出的美国第四季度GDP预测值仅为1.2%,低于上期0.6个百分点,也显著低于第三季度5.2%的增速。美联储最新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由于消费和制造业表现欠佳,美国近几周经济活动有所放缓。

 

非洲制造业降势收窄,PMI小幅上升

 

2023年11月份,非洲制造业PMI为4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但仍连续6个月运行在50%以下,指数水平仍低于三季度均值,显示非洲制造业降势较上月收窄,但整体仍维持弱势运行态势。从主要国家看,南非制造业PMI较上月有较为明显上升,但仍在50%以下;尼日利亚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下降,低于50%。

 

非洲制造业连续下降意味着非洲经济恢复的稳定性有所降低。全球经济恢复的不稳定性对非洲经济影响继续显现;一些非洲国家政局不稳也为非洲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未来非洲经济恢复的重要抓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非洲自贸区的持续推进。

 

亚洲制造业相对平稳,PMI与上月持平

 

2023年11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3%,与上月持平,连续11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较上月波动不大,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运行总体平稳,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下降0.1个百分点,为49.4%;印度制造业增速较上月小幅加快,制造业PMI升至56%;从东盟主要国家看,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小幅上升;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一降一升,日本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下,韩国制造业PMI升至50%临界点。

 

亚洲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以中国和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经合组织最新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中国乃至亚洲主要国家的强大消费群体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源泉。也要看到,全球贸易摩擦对亚洲国家的影响依然存在,需要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主动应对。特别是RCEP框架下,亚洲主要国家将在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新经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 责编:张芳丽)

11月汽车产销环同比均增长,商用车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市场表现持续向好、超出预期。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乘用车延续良好态势,商用车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1.总体情况

 

11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产销量连续3个月创当月历史同期新高。

 

 

1-11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伴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车展及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企业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再现年底“翘尾”现象。汽车产销全年有望创造历史新高,实现圆满收官。

 

2.乘用车情况

 

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0.5万辆和26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6%和4.7%,同比分别增长25.6%和25.3%。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微增、销量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11月,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344.1万辆和232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3%。

 

3.商用车情况

 

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8万辆和36.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6%和0.3%,同比分别增长64.9%和44.6%。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货车产量小幅增长、销量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明显增长。

 

 

 

1-11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367.1万辆和36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1.8%。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

 

4.新能源汽车情况

 

11月,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07.4万辆和10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7%和7.3%,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较快增长。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5.汽车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汽协会 摘编整理:张芳丽)

2023年1-10月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简讯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0%,各分行业均保持盈利。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2.8%,在手订单同比增长0.3%。

 

根据国统局公布数据,1-10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金切机床产量50.6万台,同比增长3.7%;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2.7万台,同比下降17.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10月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265.0亿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进口额92.7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出口额172.3亿美元,同比增长0.5%。

 

从机床工具行业总体看,2023年1-10月,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呈平稳恢复趋势。

 

(协会信息统计部)

2023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8本文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国统局机床产量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有关分会的运行分析报告和对部分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对2023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机床工具行业重点联系企业运行基本情况

 

1.营业收入同比继续增长

 

2023年1-9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幅较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从具体分行业看,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机床附件、滚动功能部件和数控装置分行业同比增长,机床电器、工量具和磨料磨具分行业同比下降。

 

图1是2023年1-9月和2022年、2021年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情况的对比。

 

 

 

图1 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情况

 

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亏损面收窄

 

2023年1-9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5个百分点。所有分行业都处于盈利状态。从具体分行业看,金属成形机床、机床电器、机床附件和数控装置分行业同比增长;金属切削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工量具和磨料磨具分行业同比下降。

 

2023年1-9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中亏损企业占比为26.4%,较上年同期扩大3.3个百分点,较1-6月收窄0.2个百分点。

 

3.存货增幅回落

 

2023年9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存货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同比下降2.7%,由上半年的增长转为下降;产成品同比增长0.4%,较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从具体分行业看,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机床电器和机床附件的存货同比增长;滚动功能部件、工量具、磨料磨具和数控装置的存货同比下降。

 

二、金属加工机床行业运行情况

 

1.机床产量与产值情况

 

根据国统局公布的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2023年1-9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5.3万台,同比增长1.6%,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恢复正增长;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1.0万台,同比下降18.5%。

图2和图3分别为2023年1-9月和2022年、2021年国统局公布的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增速情况的对比。

 

 

 

 

图2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速情况

 

 

 

 

图3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增速情况

 

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23年1-9月累计数据显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9.7%,产值同比下降2.9%。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1.5%,产值同比增长24.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方面,国统局规上企业统计数据已恢复至正增长区间;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虽仍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明显收窄。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国统局规上企业和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都处于下降区间。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数据中,结合产量和产值数据的变动情况看,金属加工机床产品单价明显提升。

 

2.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存货情况

 

2023年1-9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中金属切削机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较上半年回落1.9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长17.9%,较上半年扩大2.6个百分点。

 

金属切削机床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3%,由上半年的增长转为下降;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长23.2%,较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金属切削机床亏损面为26.2%,比上年同期扩大5.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2.4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亏损面为20.7%,比上年同期收窄13.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6.9个百分点。

 

金属切削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1.8%,较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1%,由上半年的增长转为下降。

 

3.订单情况

 

2023年,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订单的同比增速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3年金属加工机床订单同比增速情况

单位:%

 

自年初以来,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同比均保持增长,且增幅呈扩大趋势。金属成形机床方面,因上年新能源汽车订单集中,尤其是四季度呈现爆发式增长,本年新增订单一直处于下降区间,在手订单前三季度仍表现为增长,但增幅逐步回落。

 

三、进出口情况

 

1.总体情况

 

2023年1-9月,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总体小幅下降,其中进口明显下降,出口略有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1-9月,机床工具商品进出口总额239.9亿美元,同比下降4.0%。其中,进口83.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出口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0.3%。

 

2023年1-9月,机床工具进出口保持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顺差态势。顺差为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全部9个商品门类均保持贸易顺差,具体金额为磨料磨具24.8亿美元、切削刀具18.0亿美元、木工机床14.3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9.1亿美元、机床功能部件(含零件)2.5亿美元、金属切削机床2.1亿美元、铸造机0.7亿美元、数控装置0.6亿美元、量具量仪0.3亿美元。

 

图4和图5分别是机床工具主要商品门类累计进口情况和出口情况。

 

 

 

 

图4 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情况(亿美元)

 

由图4可见,金属切削机床在机床工具进口额中居首位,占进口总额的46.0%,机床功能部件(含零件)和切削刀具居第二、三位,分别占进口总额的12.8%和11.3%,合计占进口总额的70.1%。与上年同期相比,量具量仪、木工机床和铸造机的进口额增长,其他商品的进口额均有所下降。

 

 

 

 

图5 机床工具产品累计出口情况(亿美元)

 

由图5可见,金属切削机床在机床工具出口额中仍居首位,占出口总额的26.0%,磨料磨具和切削刀具居第二、三位,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8%和17.6%,合计占出口总额的62.4%。与上年同期相比,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量具量仪和铸造机的出口额增长,其他商品的出口额均有所下降。

 

2.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情况

 

2023年1-9月,金属加工机床总体延续进口下降,出口增长的趋势,但进口降幅加深,出口增幅回落。

 

2023年1-9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45.8亿美元,同比下降8.8%,较上半年加深1.0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38.5亿美元,同比下降9.4%,较上半年加深1.6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进口额7.2亿美元,同比下降5.8%,较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

 

2023年1-9月,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较上半年回落7.5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7.9%,较上半年回落8.3个百分点;金属成形机床出口额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较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

 

在贸易差额上,金属加工机床总计保持本年初以来的顺差态势,且顺差额逐月扩大,1-9月为11.1亿美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保持上半年的顺差态势,顺差金额扩大至2.1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为顺差9.1亿美元。

 

四、30家行业重点企业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

 

协会对各分行业具有代表性的3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反馈结果如下:

 

第一,1-9月行业企业经营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但企业间分化明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近六成,较上一季度提高1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的超过四成,较上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但同时也有三成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四成企业利润总额下降,超过三成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

 

第二,市场需求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但出口好于内销。新增订单同比增长的仅占三成,较上一季度下降一成。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的不足三成,较上一季度下降5.5个百分点。新增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接近五成,较上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

 

第三,企业资金状况尚好。反应资金周转和货款回收困难的均不足一成,且较上一季度都下降了4.0个百分点。

 

第四,对全年的预期明显偏弱,信心明显不足。预计全年营收和利润下降的企业均超过三成,较上一季度分别提高8.3和4.8个百分点。对全年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信心较弱的比例超过一半,较上一季度高出17.4个百分点。

 

第五,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困难因素有:(1)需求偏弱,订单不足,产能利用率不高;(2)研发和技术等高端复合型人才匮乏;(3)高端功能部件仍依赖进口,交货期长;(4)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严重,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居高位,盈利能力下降。

 

五、行业运行特点

 

1.营收规模平稳恢复,盈利能力下降

 

重点联系企业的营业收入整体上自上半年恢复正增长,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且增幅有所扩大。但整体利润总额,自年初一直处于下降区间,降幅虽持续收窄,但仍保持在两位数。整体盈利能力仍不及上年同期水平。

 

2.各分行业和企业间的运行呈现分化

 

从重点联系企业各分行业的营业收入变动情况看,金属成形机床和机床附件分行业稳定增长,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2.1%和75.0%;金属切削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和数控装置分行业呈波动恢复,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4.8%、80%和66.7%;机床电器、工量具和磨料磨具则一直处于下降区间,分别有42.9%、25.7%和29.2%的企业同比表现为增长。

 

3.出口保持增长

 

2023年1-9月,机床工具进出口整体保持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顺差态势,顺差金额扩大至72.4亿美元,并延续上半年以来的全部9个商品门类均为顺差的特点。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增速(25.5%)明显高于机床工具总体出口增速(0.3%),也明显高于机床工具其他商品类别。

 

六、全年行业运行态势展望

 

今年是我国三年疫情后经济恢复的第一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从环比增速看,三季度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增长持续恢复向好。

 

作为先导性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今年以来一直在荣枯线上下波动。1-3月份在荣枯线之上,4月之后跌下荣枯线,6-9月持续回升,9月回升至荣枯线之上,但10月又回落至49.5%。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2023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放缓0.7和2.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3.1%,自今年4月以来持续下降,且降幅逐月加深。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放缓3.9个百分点。机床工具行业重点用户领域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1%,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2%,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0.4%。

 

综合各方面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协会重点联系企业整体仍保持增长,与2022年受防疫影响较严重导致基数偏低有一定关系。由于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及下游装备投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不足,第三季度环比明显下降。预计全年行业运行情况不及年初预期,总体上与2022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来源:协会信息统计部 责编:张芳丽)

10月汽车销量与9月持平 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继重迎“金九”旺季之后,2023年10月车市热度继续,汽车销量与9月基本持平,环比微降,同比呈两位数增长,“银十”成色十足。

 

1.总体情况

 

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89.1万辆和285.3万辆,产量环比增长1.5%、销量环比下降0.2%,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3.8%,产销量继9月后再创当月历史同期新高。

 

 

1-10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401.6万辆和23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1%。预计伴随国家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不断累积显现,加之地方购车补贴、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以及年底翘尾效应,四季度需求将持续增长,汽车行业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

   

2.乘用车情况

 

10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1.3万辆和248.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7%和0.02%,同比分别增长7.6%和11.4%。10月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呈两位数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微降、销量小幅增长,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

 

 

1-10月,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073.1万辆和206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和7.5%。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明显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微降、销量微增,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

 

3.商用车情况

 

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8万辆和36.5万辆,产量环比增长6.9%、销量环比下降1.7%,同比分别增长42.7%和33.4%。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货车产量呈小幅增长,销量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

 

 

1-10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328.6万辆和33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1%和19.8%。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

 

1-10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增速更为明显。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

 

4.新能源汽车情况

 

10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再创新高。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8.9万辆和95.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5%和5.7%,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3.5%。

 

 

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

 

5.汽车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汽协会  摘编整理:张芳丽)

2023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上市公司运行情况

行业上市公司是行业重要企业群体,我们选取行业特征突出的上市公司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本文根据这些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汇总分析行业上市公司的运行情况。

 

2023年上半年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与2022年度一致。共计57家,其中深交所主板23家,创业板20家;上交所主板5家,科创板9家。这些上市公司的具体地区和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地区和行业分布情况

 

1.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总计为2734.8亿元,较年初增长4.6%。负债合计为1275.2亿元,较年初增长4.5%。资产负债率为46.6%,与年初基本持平,较年初增长的占45.6%,较年初下降的占54.4%。总体上资产增长略快于负债增长,资产负债率微降。各分行业2023上半年的资产负债情况见表2。

 

表2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资产负债情况表

 

 

从分布情况看,资产负债率在40%以下的占50.9%,比年初下降3.5个百分点;介于40%-60%之间的占35.1%,比年初上升7.0个百分点;高于60%的占14.0%,比年初下降3.5个百分点。超过70%的,有四家,年初有三家;上半年末和年初均无超过100%的情况。整体呈现出往中间聚集的走势。资产负债率的整体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资产负债率分布情况

 

2.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亏损面

 

2023年上半年,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36家同比增长,占63.2%;21家同比下降,占36.8%。

 

实现利润总额62.1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28家同比增长,占49.1%;29家同比下降,占50.9%。

 

2023年上半年末的亏损面为15.8%,同比扩大3.5个百分点。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亏损面情况见表3。

 

表3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亏损面情况表

 

 

3.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率、毛利率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23年上半年,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为10.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22家同比增长,占38.6%;35家同比下降,占61.4%。

 

毛利率为27.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18家同比增长,占31.6%;39家同比下降,占68.4%。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的利润率和毛利率情况见表4。

 

表4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利润率和毛利率情况表

 

从利润率的分布看,2023年上半年利润率在0%以下的占15.8%,占比上升3.5个百分点;位于0%-10%之间的占31.6%,占比上升3.5个百分点;位于10%-15%之间的占10.5%,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位于15%以上的占42.1%,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整体分布明显往左侧集中。利润率的整体分布情况见图2。

 

图2 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率分布情况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除一家因上年同期的加权平均净资产出现负数导致不适用外,剩下的56家中,有24家同比增长,占42.9%;32家同比下降,占57.1%。

 

从具体分布来看,0%以下的占14.0%,占比上升1.8个百分点;位于0%-10%之间的占73.7%,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位于10%-15%之间的占10.5%,占比上升3.5个百分点;位于15%以上的占1.8%,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整体仍集中在0%-10%的区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整体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分布情况

 

4.行业上市公司现金流情况

 

2023年上半年,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表现为净流入,流入净额为3.3亿元;有33家表现为净流入,占57.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表现为净流出,流出净额为54.8亿元;有44家表现为净流出,占77.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表现为净流入,流入净额为6.5亿元;有26家表现为净流入,占45.6%。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的净现金流情况见表5。

 

 

表5 各分行业2023年上半年净现金流情况表

 

对照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运行质量更好一些。

 

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整体变动情况看,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增长1.4%,略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速。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5%,与行业整体的降幅基本持平。从利润率和毛利率的整体变动情况看,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率和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1.4和0.6个百分点,均略低于行业整体的降幅。

 

从各项指标同比实现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占63.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的占49.1%,利润率同比增长的占38.6%,毛利率同比增长的占31.6%。效益实现增长的占比明显低于收入实现增长的占比。

 

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国内需求虽有恢复但不及预期,下游市场缺乏亮点,海外需求长期不确定性加大,行业上市公司与行业整体一样,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注:本文中部分指标存在总计不等于分项之和,同比、增减变动数据不等于表中报告期、基期绝对数据计算结果的情况,是数据四舍五入所致。)

 

附:2023年上半年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来源:协会信息统计部 责编:兰海侠)

2023年1-9月工具进出口海关数据分析

日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秘书处收集和整理了2023年1-9月工具(刀具、量具、量仪)进出口海关数据,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供业界参考。

 

2023年1-9月,刀具出口额170.07亿元,同比下降2.74%;进口额64.8亿元,同比下降11.76%。量具和量仪出口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量具出口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1.11%,量仪出口额3.5亿元,同比增长50.04%。量具和量仪进口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24.13%,其中,量具进口2.98亿元,同比增长32.01%,量仪进口8.8亿元,同比增长21.67%。

 

1.刀具进出口分析

 

(1)总体情况

 

2023年1-9月,刀具出口额170.07亿元,同比下降2.74%,同比增幅由正转负(2023年1-6月同比增长0.44%);刀具进口额64.8亿元,同比下降11.76%。出口额是进口额的2.62倍,出口稍有下降,进口下降幅度较今年1-6月(10.89%)稍有扩大。

 

(2)2023年1-9月刀具出口主要品种及金额

 

分别是:钻头(55.18亿元)、圆锯片(31.73亿元)、刀片(20.87亿元)、互换工具(19.27亿元)、铣刀(14.43亿元)、攻丝工具(8.3亿元)、超硬孔加工刀具(4.6亿元)、带锯条(3.97亿元)、超硬互换工具(3.92亿元)。其中,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刀具品种有:涂层刀片同比增长47.20%,双金属带锯条同比增长25.24%,攻丝工具同比增长16.29%。

 

 

图1  2023年1-9月刀具出口分类

 

(3)2023年1-9月刀具进口主要品种及金额

 

分别是:刀片(28.77亿元)、钻头(7.74亿元)、铣刀(7.62亿元)、攻丝工具(6.73亿元)、互换工具(3.02亿元)、镗铰刀(1.82亿元)、车刀(1.71亿元)、超硬互换工具(1.69亿元)。

 

 

图2  2023年1-9月刀具进口分类

 

(4)2023年1-9月硬质合金刀片进出口情况

 

硬质合金刀片进口额(27.42亿元)是出口额(19.05亿元)的1.44倍。进出口刀片金额之比进一步缩小,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额同比增长47.20%,而进口额同比下降9.83%,出口高速增长,进口下降。

 

非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额同比增长12.52%,而进口额同比下降14.06%,出口增长,进口下降。

 

涂层刀片进口来源地(占比见表1)主要为:日本22.91%、德国19.10%、瑞典13.70%、以色列12.99%、美国8.50%、韩国6.04%、印度5.84%。非涂层刀片进口来源地(占比见表2)主要为:日本74.49%、德国9.85%、韩国6.33%、以色列1.67%、泰国1.43%、美国1.20%、卢森堡0.98%。

 

 

表1  2023年1-9月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1)进口来源地统计

 

 

表2  2023年1-9月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9)进口来源地统计

 

 

图3  2023年1-9月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1)进口来源地统计

 

 

图4  2023年1-9月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9)进口来源地统计

 

涂层刀片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俄罗斯32.19%、德国14.66%、印度11.70%、美国5.88%、土耳其5.51%、韩国3.74%、新加坡2.73%。非涂层刀片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俄罗斯13.26%(比今年1-6月的占比23.33%明显下降)、印度10.25%、美国9.00%、日本8.08%、德国7.57%、新加坡4.59%、墨西哥3.34%。 

 

 

图5  2023年1-9月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1)出口目的地统计

 

图6  2023年1-9月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82081019)出口目的地统计

 

(5)刀具进出口单价比较

 

比较相同商品编码产品,进口刀具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表3)。例如:涂层刀片的进口平均价格约为出口平均价格的2.81倍,未涂层刀片为4.67倍,攻丝工具为7.54倍,铣刀为2.13倍。进出口单价差较以往有所缩小。

 

出口单价增幅较大的刀具品种有:铣刀单价同比增长16.11%,钻头单价同比增长16.79%,丝锥单价同比增长18.88%,双金属带锯条单价同比增长15.39%,高速钢钻头和硬质合金钻头属于同一海关编码,高速钢铣刀和硬质合金铣刀属于同一海关编码,钻头铣刀出口单价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高速钢钻头铣刀出口下降,硬质合金钻头铣刀出口增长。

 

表3  2023年1-9月刀具进出口单价比较

 

2.量具和量仪进出口分析

 

(1)2023年1-9月量具和量仪出口情况

 

2023年1-9月量具和量仪出口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量具(千分尺、卡尺及量规)出口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1.11%;量仪(坐标测量仪、轮廓投影仪)出口额3.5亿元,同比增长50.04%。

 

(2)2023年1-9月量具和量仪进口情况

 

2023年1-9月量具和量仪进口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24.13%。其中,量具进口2.98亿元,同比增长32.01%,量仪(坐标测量仪、轮廓投影仪)进口8.8亿元,同比增长21.67%。

 

(3)量具和量仪进出口单价比较

 

比较相同商品编码产品,进口量具和量仪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表4)。

 

表4 2023年1-9月量具、量仪进出口单价比较

量具出口额(10.4亿元)远大于进口额(2.98亿元),量仪出口额(3.5亿元)远小于进口额(8.8亿元),量具和量仪进出口均大幅增长。

 

附加说明:

 

海关数据是根据海关进出口商品编码进行分类,与行业习惯分类不完全一致。表中所列的产品可能未完全包括所有的工具产品,也可能包括了不属于工具行业的产品。附表中,在计算产品单价时,圆锯片,刀片,带锯条的单位采用公斤(kg),其它类产品以件为单位。

 

(来源:协会工具分会秘书处 责编:张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