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通机床分享】反反复复说了这么多年的“物联网”到底是啥?

物联网(IoT)是当下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汇,风靡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数据:到 2020 年,大约会有 250 亿到 500 亿相互联系的事物(这个数字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消息来源)。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我们周遭物理世界的一切都能与互联网、以及相互联系的物体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换。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更加流畅,对我们需求的反应也更加灵敏。但这同样也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趋势。监控无处不在,隐私不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保障,而变成了一种需要你奋力去争取的特权。数据泄露、家居的后门、被黑客攻击的交通工具都成为了现实问题。
当想到物联网时(是的没错,我还在用这个坑爹的词),我们应该把这个概念放在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经历着百年不遇的科技革命,从能源产业、运输行业、制造业到金融和医疗,各个领域都是如此。科技的推动让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变得势不可挡,而人性也将逐渐消失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当中,最终的后果也是我们难以预见和想象的。
硬件在发展
物联网属于一个更大的范畴,我们或许可以称这个更大的范畴为硬件运动(hardware movement)。约翰·布鲁内指出,二十年前,互联网变革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变得更加简便快捷,而这一运动则以相同的方式,改变了我们与周遭物理世界的联系。这是一场物理世界的民主化运动,它将二十世纪大规模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小型或个人的经营模式,这也就是制造业流程的平面化。
同质化降低,个性化增强
企业公司并不都是吃白饭的。他们知道物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他们并不想因此垮掉,因而也视其为重要的契机,并试图跟上这一潮流。一小部分公司,如 Google 和三星,都已经在物联网的大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有绝大多数的公司并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苹果手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设计的问题。在技术产业领域,尽管我们都知道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先进,但我们还是倾向于去相信,下一次的革新会与上一次极其相似,并且认为“很显然在下一次的技术革命当中,我们仅仅是需要更小更清晰的屏幕而已。”
这种思维过程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叠层制造技术的出现,很有可能会造成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的消失。十年之后,你可能会光顾一家当地的电商,拿着你在某家许可供应商那里下载的简图并进行 3D 打印,第二天就能取货——如果这一切能成真的话,何必一定要无时不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追踪某件商品呢?这就是生活消费品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你在一家物流公司,这就意味着你更应该关心在产品送达的最后环节里,物联网能为你做什么,而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则变得无关紧要了。
我们需要一份物联网的权利法案
在关于物联网的讨论中,开始我们对技术领域的关注更多一些,之后才会涉及经济和社会领域。但这一切都还涉及到一个伦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们的态度和方法上。举例来说,在 1980 年代末、1990 年代初,如果你能上网的话,你会经常访问 Usenet 群组。最初这一群组是为国际象棋而开发,但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在群组中谈论软件、色情,或是《龙与地下城》或者科幻小说的某些衍生话题。我知道这些,因为我也曾是其中一员,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那可能不算是一个好地方,但这都不重要。
现在开始换一种眼光看待物联网吧。确保你已经把物联网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技术背景之下,再加入到这一队伍的最前列,参与创立设计操作规范准则来管理物联网的运作。你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开拓创新。一旦我们能够撇下物联网这个蠢到家的名号,世界就要因此而改变了。
本文由 Medium 和 Angus Hervey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Angus Hervey 是 Future Crunch 联合创始人,Random Hacks of Kindness 澳大利亚分部的管理人。
更多详情请登录青岛睿通机床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http://www.qingdaoruitong.com/